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 影视百科 >

掌握人物写作的三维空间,摆脱扁平人物

发表日期:2018-09-19 文章编辑:huazhang 浏览次数:

来源:创意写作

编者按 :人物真实的生活展现在三维空间里,这三个维度的领域各自独立存在,但总会有重叠的部分。人类就是所有三个维度的总和。作为一名作家,你应该时刻思考与你的人物有关的两个方面:你运用的变量,以及清楚认识到展示那些变量的维度。正是这两方面之间的关系成为作家创作的舞台。


人物的一维空间

外表特征、怪癖和习惯


这一维是人物的外部特征,是他们的个性。有时候,拥有这些表面怪癖的人与对其赋予的意义或人物的本意完全相反。想象一下,一个48岁、身材走样的家伙戴着棒球帽……走在人行道上。故事有很多关于他的描述,这些描述可能不是可怜的想当然者想要听的。


一维空间展示了人物的外貌和行为……她的头发,使用的化妆品,座驾车型,衣橱里的衣服,常去的地方,音乐品味,喜欢吃的食物,某些态度和偏见,等等。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两种情况的组合:她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希望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比如,有人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目的是为了让每个人都注意到他是品酒的行家,这是刻画人物的第一个维度。实际上是否如此并不重要。问题在于,在探究三维中究竟哪一维在起作用时,被刻画的那些人物都拼命给自己戴上一个面具来掩盖公开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每个人都这样做,这意味着如此做并不总是让人无法接受或是感觉被骗,这只是人类的本性。


次要人物的着墨


在我们的故事中,那些次要人物通常都是一维的,他们也应当这样。事实上,只为增加文章深度而过度在次要人物上着墨是错误的。你可以随时把这一点告诉某个刚在人物研讨会上崭露头角的作家,她试图刻画一个送比萨外卖的家伙,想增加该人物的深度。


这样做不好。你需要集中精力来刻画你笔下的英雄人物和反派人物以及其他主要人物,在配角身上则不要着墨太多。我们真的没必要去了解那个送外卖的家伙有过什么样的童年经历,也没必要知道他为什么要从事餐饮服务业。也就是说,如果你给故事中的配角赋予那些老套的怪癖和性格特点,结果只会给人一种陈词滥调的感觉。


当描写一个跑龙套的次要人物时,一般的方式是让她第一眼看上去就有吸引力,换一种表达方式,不要陈词滥调,让读者看一眼就对她有感觉。即使那种老套的描述适合这一刻,那也选择前者。配角的最大用处在于给读者展示更重要的人物与她之间的关系,或者是感受她在一维空间中留下的鲜明烙印。


举个例子,假如这个送外卖的家伙住在波士顿,戴着一顶扬基棒球队的帽子,可能表明他有自杀倾向,或者至少有孤僻的倾向。只向我们展示那顶帽子就足够了。但如果合适的话,你可以做得更多。如果你塑造的男主角注意到了这一点,甚至评论了这顶帽子,你可能会抓住这个机会来描写男主角的另一种形象——多亏了跑龙套人物在一维空间中怪异的着装:那顶帽子。


不要为了强化次要人物的个性特征而在他身上过多着墨。让他自然出场,给他以适当的时间,在一带而过的同时赋予他一定的吸引力。这样的人物是为情节展开这一目的服务的,不过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有利于加强对主角的刻画。


除此之外,如果你笔下有一个跑龙套人物,让他静静离开就是。至于你笔下的主要人物和反面人物,你还需要深入挖掘他们的形象。在刻画一个伟大人物时要冒的一个最大风险就是,对人物过度深化,而没有同时加强故事结构,没有增强阅读感受。换句话说,为了深入挖掘而深入挖掘不是一个好方法。


二维空间人物

故事背景与心魔


二维空间解释了你在一维空间为什么看到了你所看到的。也就是说,你所了解的恰恰是人物想让你了解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如此。


比如说,你创作了一个人物,他刚刚得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因此,他脸上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面带微笑,热情地打着招呼,衣着考究,善于团队合作,乐观进取。所有这些都是一维空间的。


在这个例子中的二维空间是什么样的呢?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曾被解雇了四次。因为态度恶劣,缺乏团队合作能力,表里不一……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他童年时期所遭遇的诚信问题。


现在出现了二维空间的解释说明和一维空间的行为怪癖之间复杂的界面。仅仅因为有人在童年时期有问题,并且这些遗留问题驱使他做出了糟糕的选择和行为,甚至人为地制造假象来掩盖问题……还并不能说明这个人物在内心深处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过,这是可能的。


如果只有这两个维度,那么你要么按照一维空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很酷的家伙),要么按照二维空间(他实际上是一个不懂装懂、无人肯用的傻瓜)来赋予人物意义。在关键时刻,人物的哪个层面会呈现出来?


直到人物在三维空间出现,我们才能真正知道。换句话说,他在紧要关头做选择时,其真实的性格才会最终浮现出来。


窥视一下内在的人生阅历


无论你是如何给人物包裹上一维空间的外貌和个性,在二维空间,我们还是能看到,甚至清晰地观察到人物的内在本质。这个人物来自哪里,他受过的创伤、记忆和破灭的梦想给他带来的怨恨,他的恐惧、生活习惯、弱点和爱好,都与他是如何成为这样一个人的有关。


这些都是二维空间的力量,促进、鼓励和解释了一维空间人物身份的选择,实际上,那些怪癖不过是障眼法。一个极度害羞的人,一旦你了解她,就会知道她其实是一个有趣的人,不是吗?融入到人类的痛苦、恐惧和心理创伤的复杂舞蹈之中,这是一维空间和二维空间交错的棘手界面。


转换到情节网络中,舞步呈现出一定的节奏和不断加速的步伐,直到人物无法再隐瞒她的真实自我,或许迫使她选择自己即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有效进行故事讲述的动力所在。窥见人物内在本质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这是引发共鸣的关键。共鸣是故事的主要成功点——读者的共鸣越多,在阅读时就越投入,故事就成功。


正因为如此,一些有着看似平淡无奇情节的故事,才成为了传奇性的成功故事。在《壮志凌云》中,当马弗里克在F-14 战斗机的驾驶舱内炫耀,而将队友们置于危险之中时,我们不喜欢他。他是一个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人。但同时他的感情丰富,极具感染力,形成了对更深层问题的弥补,这让我们给予他理解和同情,并最终为他喝彩。


当我们终于窥见那种桀骜不驯背后的东西——他父亲在军队中失败的经历和他摆脱阴影的需要——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他这个人,还可能用一种更真切的方式体会到这一点。突然间,即使你仍然不喜欢他,你也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审视他。因为现在你很可能与他产生了共鸣,对他你就不那么苛刻了。


也许你会被这个人物迷住,因为你知道他为了实现目标,克服了自己的弱点,从而扭转了局势。想想你喜欢看的书以及书中的主要人物。你之所以喜欢这些故事,可能与里面的人物或情节有关,可能更多是因为人物。确实是这样,因为你感受到人物,理解他,与他产生共鸣,在阅读中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情感。


但是如果没有情节,人物就没有舞台来向读者展示自己外在的一面和真实的自己。任务和情节这两个元素结合起来,共同决定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回到你喜欢读的那些书上。你欢呼、哭泣,你咬着手指甲沉迷其中,你觉得失落,你分享快乐,你经历恐惧,也曾满怀希望。


你知道了这个人物成功和救赎的后果是什么。你关心这个主人公,因为你和他产生了密切联系,和他产生了共鸣。培养读者这种反应的最肥沃的土壤是主要人物的内在情感。经过一段时间,这些东西会聚集在一起,促使人物做出表面的一维空间选择,无论他是否喜欢这样选择。不管有没有借口,二维空间才是故事讲述的真正内容,因为它播下了让读者产生共鸣的种子。



人物的三维空间

行动、行为和世界观


以人物为中心——他到底是谁,这是人物在三维空间的核心内容。在紧要关头,如果需要做出重要决定,人物会表现出哪些特征?一维空间出现的假面人物?二维空间中伤痕累累的失败者?还是另一个人?


就像三维空间的人物所展示的那样,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个人,那就形成了所谓的人物弧线——主人公战胜了心魔,表现得像另外一个人一样,这个人在战胜心魔后做出了更恰当、更勇敢的决定。或者,在他的假面被剥下之后,在他过去的戏份被摒弃后,他也许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他真实的一面。其实,另外一个人才是真正的他。


或者都不是。也许他只是在故事里做出了更好的选择,这是一种救赎的方式,他只想愉快地度过这一天。一旦转危为安,他就可能恢复原先在二维空间驱动下一维空间里的那些行为方式,就像毒贩呼吁人们从他凶恶的同伙手中救出一个孩子一样。从总体看,对于挑战以及关键性时刻来说,他是一个英雄,然而本质上他仍是一个毒贩,尽管表面上多少有点社会良知。


换言之,他是一个刻画深入的人物,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一个三维人物。在刻画人物方面有几条原则,对这些三维人物的理解,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手段、什么样的方法。


一个英雄人物立场坚定,勇对风险、果敢决断、胆大心细(或相反)、执行力强。即使他有问题,比如从外表看似乎并不那么讨人喜欢,或者不太可能作为一个正面英雄出现,但是他这样做了,克服了困难,战胜了恐惧,击败了心魔,提升了自我,并且跨越了重重外部阻碍——体现出了三维空间人物的深度。


恶棍也有情感


恶棍的行为也要合理化,对公认的社会准则或麻木不仁,或拒不承担责任。或者仅对那些给他带来麻烦的准则给予一定的关注。他确实有评判是非的权利——这本身恰是主要人物复杂性的一面,而他往往犹豫不决,做出自私的选择,有时调侃自己(相信这一点),说为了更大的利益,损失和邪恶也可接受。在多数情况下,恶人总是率先考虑自己的财富、地位或是享乐之事。


极恶之人拥有复杂的二维性格,使之形成其道德标准和世界观。在他们的内心,这样的性格允许他们(若不是驱使他们)做出自己的决定。如果对那种二维性格未加注意,我们就只能看到连环画中捻着胡子的纯粹恶棍了。


在丹尼斯·勒翰的小说中,好人与坏人之间的界限常常是模糊或者摇摆的。在道德栅栏的两侧,我们总是能够清楚地瞥见故事背景,它们内容清晰、引起共鸣,能让人了解到促使人物行动的原因。勒翰曾是一位社会工作者,尽管我们并不真正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中是否包含童年阴影,但这种阴影几乎贯穿他所有的作品,或许这解释了他为什么能够让读者深入到他所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中,给他们提供真实复杂与引人入胜相结合的场景。


真实的人物,或者是面具后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可定义为道德的化身,或是缺失道德——通过故事背景可以得到解释。除非是由人物来决定做某事,否则一般不会由故事背景或心魔来揭示,除了极端的情况。那些决定以及行为展现了三维空间的人物,相应地既表现了人物的内在真实性格,也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弧线。


作家几乎总是利用他们自己的人生阅历来塑造人物。有时在生活中,你可能会怒不可遏,甚至想杀掉某人,或者至少揍得他两眼发青。然而你却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呢?这是你的性格所致,它决定了你不会那样做。


现在,假设你已向那种冲动妥协。同样的故事背景,同样的内心骚动,同样的时间表,同样的煽动性事件,同样的情绪……但是一个不同的决定,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局形成了不同的故事。那个决定本身也会决定你的命运。


当你纠结于人物刻画的多维层面时,记住一点,你的目标并不总是要去刻画英雄人物的美德,或是表现恶人的恶行。美德只是一个选择。


整合三个维度人物性格的艺术


尽管我们清楚一维空间和二维空间有可能决定三维空间,或者可能决定不了三维空间,但这并不影响前两个维度的价值。事实上它们是塑造多层次人物的关键因素。真实的生活展现了全部三个维度人物刻画的特点,因此我们的故事应高于现实。


这三个维度是作家的工具,可以用来分层创造引人入胜、错综复杂、令人畏惧、讨人喜爱又能引起同情心的角色。许多作者只是勉强接受一维空间,更多的作者关注到了二维空间,却全然排斥三维空间。


还有更多作者无法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将这三者整合起来。这个整合的过程就是讲故事的艺术。除了掌握这些基本原则之外,并无其他指导方法。正如二十名棒球投手参加春季训练,他们都掌握了相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但是只有五个人能够首发出场,只有一人(若是可能)才能进入全明星队。


某种程度上说,任何艺术事业上的成功都是无法量化的,甚至都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但是要清楚:假如你是想推销自己作品的作者,你必须在所有这三个维度空间范围内,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和恶棍,否则你的作品就不完整。


就这样做,而且把它做好,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既具有可信性,又引人入胜,这样,你将再也不会听到别人关于你笔下人物太扁平或太肤浅的批评了。

相关新闻

【科普】你的4K是哪种4K?

现在的4K显示设备、节目源、拍摄机遍地开花,显示设备有手机屏(SONY那款)、电脑屏、电视屏、电影屏;节目源有网络流媒体4K,互...

日期:2017-10-12 浏览次数:65

调色的重要性:色彩在电影里的四种

色彩之于电影的功用是毋庸置疑的,大家曾公认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彩色 电影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

日期:2015-03-04 浏览次数:151

编剧如何在电影生产中发挥更好的作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在今天的现代电影生产机制中,虽然电影创作的团队意识、制片人核心、导演核心更为凸显,但编剧作为电影创作

日期:2016-10-20 浏览次数:21

摄影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摄影的艺术门类比较独特,与其他媒介的一些特性的区别,它的基本特性突出表现为摄影的纪实性、瞬间性、形象性、可塑性等,正确认识

日期:2015-04-30 浏览次数:42

电影镜头入门:构图小技巧

什么是构图技巧?构图技巧描述的是导演在拍摄一场戏时,定位、组合、安排以及观看被摄物体在画面内的位置的方式。也许导演结构了这

日期:2015-06-03 浏览次数:96

布光技巧之如何点亮场景

灯光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课题。给场景布光有许多完全不同的方法。正是因为灯光风格和技术领域中千千万万的变化,才使得这门学科成了

日期:2015-08-01 浏览次数:46

编剧创作时常犯的三大错误

闭门造车剧本也是一门文学艺术,会写剧本的人肯定能写出文学论文,但是会写文学论文的人未必能写出剧本。因为戏曲和影视艺术了来源...

日期:2015-11-27 浏览次数:22

导演的产生

影视圈里的任何人都会发现没有导演的节目是不可思议的。近年来的制作方式已经发展得如此复杂,如果没有一个权威人士来领导和组织摄...

日期:2016-03-16 浏览次数:54

团队风采